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施复亮、施光南故居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4-4 20: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施复亮、施光南故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现代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施复亮(1899-1970),原名施存统,金华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1920年6月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7月任中共日本小组负责人。施光南(1940-1990),施复亮之子。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一生创作音乐作品甚丰,被誉为人民音乐家和时代歌手。
故居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呈长方形,主体建筑为一进五开间堂楼加左右楼梯间,两侧厢房各一间,形成三合院式院落。两侧贴建楼屋四间。占地面积315平方米。故居保存完整,是研究施氏父子从普通农民子弟成长为时代名人的重要物证。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中华民居?视野 ‖ 南社村:穿越时光的岭南故园
                           


南|社|村

Nanshe village

凝望古村落,你会触摸到传统文化之根本;凝望南社村,你会因它的秀美而倾倒。走进南社村,体会一个漂浮在时光长河之上,关于田园生活、关于农耕农道、关于生命不息的最质朴的梦……

作者简介

李培军:报刊主编,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兼(东莞)创研基地主任。

李翠薇: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东莞)创研基地副主任。

樟岗毓秀 城墙巍巍

广东东莞南社村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有着农耕和侨乡双重文化特点的明清古村落,自宋代建村,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村庄绿树红瓦、古朴宁静,4个水塘点缀其间,宛如一幅立体的乡村山水画卷;至今村中仍保留着明清时修建的围墙、宗祠、家庙、书院以及250多间古民居,堪称一座东莞乡村古建筑博物馆。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曾为该村题词:“南社明清古村落。”



明末清初,南社村人为了保卫家园,耗时8年时间围绕村庄修筑了围墙。围墙中间设有东门城楼、西门城楼、北门城楼、南门城楼4座围门楼,以及吉庆楼、西园楼、百尺楼、南熏楼、永平楼、大观楼等17座楼斗。《南社谢氏族谱》中记载着这些城楼和楼斗名字的由来。“上有马路,上折而行至广运楼八十步。以其一望无际,故名大观。”这记载的是大观楼名字的由来。由此可知,当时大观楼的外围是一片广阔的田野。

据村里的老者介绍,围墙建成后由村民组成的乡勇队把守。当时各个楼斗内均配有刀、枪、炮、棍、火药、弹子、石灰、砖头等防御武器。一旦有敌人进犯,乡勇队就把事先预备的石灰撒下去,让敌人难辨南北,然后点火把、敲锣、放铳,将敌人来犯的消息传递出去。村里的青壮年们接到讯号后会迅速聚集起来,登上围墙抗敌。



村内清代武进士、蓝翎侍卫谢汝镠的故居东侧有一段保存完好的青砖古围墙。这段围墙高6米至7米,顶部有瓦盖,分两层,上层相通,有瞭望口、射击孔。现在这段古围墙已经成为专家研究古代村寨围墙的标本。

●● ●

古巷幽深 暗藏玄机

南社村以竖巷分隔,又以横巷相通。24条古巷串起水塘两岸200余间古民居和祠堂。这些古巷多由红石条或麻石条铺就,依山就势,极尽自然之态。行走其间,一转角,一上坡,人移景换,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科甲巷、步云里、义利巷、大夫巷、照南巷……这里的每条古巷都有名字。这些名字或和巷中曾经的居民有关,或和周边的环境有关。每个细究起来都甚有意趣,彰显着南社村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先人的崇敬之情。



祠堂巷

数百年来,南社村从未发生过大的火灾。究其原因,除了穿村而过的水塘、巷内的古井可以提供水源之外,巷道对火的阻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旦发生火灾,村民只需将靠近巷道的房屋瓦片掀开,就可以阻止火势快速蔓延。

古巷的巷口建有门楼,门楼上可以住人。当晚上门楼的闸门关闭后,每条巷道都成为独立的防御空间,可以有效地防止盗贼进入。并且,古巷相互连通,极似迷宫,外人进来很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



丹头巷门楼

古巷的侧边开有排水明渠,便于污水排放,保持地面清洁与行路安全。再加上古巷大多狭窄幽深,故而巷道内十分清凉。

南社村古巷的修建得益于清代富商谢泽霖对故土的一番情意。谢泽霖在香港发家后荣归故里,广做善事。至今村民还津津乐道他的三件善事:一是出资把南社村原来高低不平的灰砂巷道铺成红石条或麻石条巷道。二是出资在村中每个巷口建起一座门楼来防盗贼。三是出资修筑了3条通往茶山、石龙、石排等地的麻石路。这3条麻石路大大方便了南社村与外界的沟通,解决了南社村长期以来的行路难问题。



长寿巷

●● ●

晴耕雨读 书香南社

南社村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时代的岭南古村落,数百年来一直秉承着晴耕雨读式的传统生活,历朝历代通过科举考试走向仕途者比比皆是。《南社村志》记载,在明清科举考试中,南社村出过4名进士、11名举人、30多名秀才。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亲切地称南社村为“古代进士村”。

但是,这个“进士村”没有专门的私塾、家塾。数百年来,村里的晚翠公祠、应洛公祠、资政帝、大振埔文庙等公祠和庙宇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起了教育的重任。



晚翠公祠

清华大学教授楼庆西、李秋香在所著的《南社村》一书中认为,宗族和教育是这个村庄人才辈出的秘密。谢姓是南社村最大的姓氏。谢氏家族要求族人遵从道德规范、奋发向上,“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更是深入人心。

南社村不仅崇文,也尚武。几百年来,从南社村走出了多位战功赫赫的武官。最为显赫的当属清朝武进士谢遇奇,其戎马一生,南征北战,荣膺一品大员,封建威将军,获赐建家庙。谢遇奇的同宗兄弟谢高卓是一位武举人。他在收复台湾的战役中为国捐躯,被追封为武义将军。如今,英雄虽逝,但其精神不朽,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南社村的后人。



少简公祠

南社村设有公益福利事业理事会来管理集体资金。每年,公益福利事业理事会都会拿出一部分资金奖贤奖学,鼓励村里的学子求学上进。这种方式不是新时代的创新,而是南社村传承了几百年的传统。

除了金钱上的奖励,南社村还会为科举考试上榜者刻碑铭功。这种功名碑,又名旗杆夹石、夹杆石等,一般立于祠堂左右,用来光宗耀祖、激励后人。



谢氏大宗祠门前的功名碑

●● ●

庙宇堂皇 民之信仰

庙宇是聚落内宗教活动的场所,是各个历史时期村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社村最多时曾有10座庙宇,目前仅存武帝庙、永顺庵、苏王庙、土地庙、康王宫5座。

南社村武帝庙,又叫关帝庙,是东莞目前保存最完好、建筑面积最大的关帝庙。站在庙前的百年古榕树下打量,整座建筑散发着浓郁的岭南风韵。武帝庙为砖木石结构,门面为凹斗式,门两侧有可作为表演场地的包台,地面铺有麻石。山墙墀头的红石上分别雕有古代官员和僧者,似乎向人们传递着出仕、入世的世俗观念。



武帝庙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修于2002年,面宽18米,纵深20米,建筑面积为360平方米。

廊下有两根麻石柱,月梁亦是弓形的麻石条,甚至两侧山墙间面也由一整块麻石条砌就,质朴之余又显豪气。廊下有“刘备借荆州”“西游记”等人物故事木雕,也有花鸟鱼虫木雕。细致精美的木雕装饰,让原本粗大笨重的梁头变得生动起来,而这正是岭南建筑的一大特色。

南社村关帝庙为三进三开间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梁架结构。庙内共有45尊彩塑。中门左侧为福德宫,供奉着土地公、土地婆,右侧为马君殿。正堂内供奉着关帝关羽。关帝像赤脸长髯,神采奕奕,让人望之心生景仰。



武帝庙门廊下的精美木雕

●● ●

一脉相承 宗祠牌坊

祠堂是南社村最重要的一类古建筑。自明清以来,南社村先后修建了谢氏宗祠、谢氏大宗祠、百岁坊等数十座祠堂,至今尚存32座。

南社谢氏家训曾规定:“族中大事有四,建宗庙以序昭穆,置尝田以祀祖先,筑书院以兴人文,修族谱以明世系。”其中,“建宗庙”被排在首位,可见祠堂在南社村人心中之重。

谢氏大宗祠侧枕马头岭,背负罗浮山,位于南社村的中心位置,是南社村谢氏家族的总祠堂,也是村内宗族之间以及村内村外集约议事的“总部”。谢氏大宗祠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是南社村有记载的建造年代较早的一座祠堂。祠堂面宽12米,纵深25.5米,为三开间三进院落布局,有2个天井,环境清幽。



谢氏大宗祠最引人注目的是横在屋顶上的一条琉璃瓦双面博古屋脊。屋脊左右两端装饰有夔龙纹饰和鳌鱼脊吻。鳌鱼尾高高翘起,有独占鳌头之意。飞扬的鳌鱼须起到避雷针的作用。屋脊的中间部分装饰着琉璃制作的精美楼阁。楼阁内,40多位古人或端坐,或侍立,或对弈,或操琴,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南社村还有一座特殊的祠堂—百岁坊。它前面是牌坊,后面是祠堂,是东莞唯一的一座坊祠合一建筑。百岁坊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南社村的谢彦庆、谢实斯、谢振侯妻黄氏、谢彦眷妻叶氏4位老人皆活到了一百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里,这是一件难得的喜事。于是,当地的邑令李文奎、郡守赵元将此事上报朝廷,题请建坊纪念。后朝廷赐金建祠,并命名为“百岁坊”。



百岁坊

斜阳将榕树叶的影子剪碎了,贴在青砖黛瓦上;房檐下精致的木刻砖雕,闪耀着匠人精神的华光;门楣上的一面面匾额,传颂着最质朴的醒世之道……南社村,那沉淀数百年的历史文化,犹如深巷美酒,醇厚绵长,陶醉着南社村人的身心,也吸引着闻香而来的故人……

●● ●

本文选载自《中华民居》杂志NO.160期(删减版)。欢迎转发,转发请在文章开头显眼处注明中华民居公众号名称。
                       道路施工丨娄烦自行车赛道(云顶山至高君宇故居旅游公路)12月1日起开始施工
                           经有关部门批准:娄烦自行车赛(云顶山至高君宇故居旅游公路)道将于2021年12月1日0时至2022年11月30日24时进行道路改造,为确保施工期间道路交通安全与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施工期间娄烦县境内云顶山旅游路(云顶山保护区景点入口至潘家庄段)、潘岔线(潘家庄村至白家滩村段)、G339太克线(白家滩村至杜交曲村段)、S215宁白线(杜交曲村至罗家曲村段)、X229 罗马线(罗家曲村至常家坡村段)、G241岚古线(常家坡村至峰岭底村段)、S215宁白线(峰岭底村至东六度村段)等7条道路实施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通行(禁行范围内村民生活车辆除外),沿线与上述施工路段相交的村、镇路口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通行。

途经交通管制路段大型车辆绕行(S50)平临高速,小型车辆绕行(S217)岚马线。



                       微文化 :关于蠡山村——范蠡西施隐居地的故事
                           


因濒临余不溪,取名源于“县因溪而尚其清,溪亦因人而增其美”的德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良渚文化的遗迹和古代防风文化的传说,还保留着千年古刹云岫寺、寿昌桥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迹,在建县1800多年的历史中,孕育了南朝著名文学家沈约,唐代著名诗人、《游子吟》作者孟郊,一代红学大师俞平伯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

蠡山村

范蠡西施隐居地



蠡山村是钟管镇的一个小村庄,坐落在蠡山山麓。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受尽屈辱。越大夫范蠡、文种献计献策,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卧薪尝胆,终于灭吴称霸。范蠡功成身退,化名鸱夷子皮,带着西施泛舟五湖,曾寓居此山,故名蠡山。



范蠡与西施在蠡山留下了许多动听的故事,为人们传颂。山上建有范蠡祠,清康熙《德清县志》记载:“昔范蠡扁舟五湖寓居此地……山有范蠡庙。”此寺庙坐北朝南,依山而筑,为院落式结构,祠形似船,清代朴学大师俞樾题写“庙貌扁舟”匾额。祠内塑有范蠡、西施和文种像。作为文财神范蠡和美女西施,供人敬仰。



鱼簖是范蠡创造发明的一种外荡养鱼的新工具。用竹子劈成竹片编织成帘子,直扦手下泥中,分别养殖不同的鱼类,考虑到通舟楫,又在竹帘上开了一口子,来往的船只可通过缺口行驶,等船只过后,竹帘子依靠竹子的弹性便恢复了原状,做到行船与养鱼两相宜。这种用簖养鱼的方法,世代相传沿用至今。范蠡把养鱼技术传授给当地人,还将“蒸谷米”的制作方法传给了老百姓。西施教会当地农妇发展蚕桑生产,“蚕花二十四分”便是西施美女的祝福语。

改编自《德清县地名故事集》

微文化

德图微信公众号设立“微文化”专栏,

见微知著,

从地方文献工作入手,

用一篇篇短文,

反映德清的特色地方文化、弘扬传统,

也请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end

主编:杨敏红

副主编:雷华刚

责任编辑:朱音

审校:密健华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www.0571bike.com/thread-87338-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