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68|回复: 0

横沙书香街-广州市黄埔区横沙书香街旅游指南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发表于 2020-7-25 01: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查看地图]
·黄埔区旅游·黄埔区文物古迹·黄埔区十大景区·黄埔区全部景区·黄埔区特产·黄埔区美食·黄埔区地名网·


  广州市黄埔区横沙村南部,有一条260多米的街道,这里藏有清朝时期遗留下来的53家私塾祠堂,街道也因此被人们称为书香街。
  日前,黄埔区宣传部部长何世光透露,并说经过一番普查摸底,刚刚完成了一个保护规划,已为下一步整修提供依据。
  乡村街道处处有家塾横沙书香街位于黄埔区横沙村南部,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走在街上,私塾一家接一家出现,“日新家塾”、“锦江家塾”、“广仁家
  塾”、“文清家塾”、“敬德家塾”、“留香家塾”和“斐士家塾”。此外还有一批古老的祠堂,如“罗氏大宗祠”、“德星罗公祠”、“银石罗公祠”等。除了私塾和祠堂,书香街还大致保留了古时风貌的巷和里,包括“长春巷”、“德福里”、“朝阳里”和“仁寿里”等等。
  历史记载,横沙书香街建于元代,重修于清代道光、咸丰、光绪年间。在这条约260米长的书香街里,曾坐落了85间家塾、书舍、公祠以及其他古建筑。
  为什么小小一条街会有这么多私塾?一般的看法是,当地读书风气长盛,家塾是旧时把教师请到家里来专门教自己子弟的私塾,有的也兼收亲友子弟。
  昔日家塾今变幼儿园“日新家塾”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1994
  年,横沙幼儿园迁入了这家私塾的遗址。目前这所幼儿园有100多名小朋友。
  罗氏大宗祠则变成了老人活动中心。罗氏大宗祠始建于清代康熙51年,距今差不多有300年历史。祠堂分为三进,现在村中许多老人都喜欢聚集在第二进的大厅中,或聊天,或打牌,宗祠已成为老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横沙老乡当上慈禧琴师罗雪谷,清末横沙乡人。他少时即天资聪明,记忆力特强,看过画师的画,能照样画出,且十分逼真,听过琴师弹的琴,能照样弹出。因为他弹得一手好琴,被慈禧太后收为琴师。罗雪谷的自画像至今仍挂在“月甫”(罗雪谷居住的地方)厅堂上。
  专家考证后说,横沙村内的福聚里(现名为福聚直街)内有朱澄的居屋。朱澄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玄孙、定居横沙朱姓的始祖。宋淳佑年间(1241-1252年)任江西吉安府庐陵教谕,当时的南宋丞相文天祥是他的学生。后来朱澄转任广东盐运使,他的儿子朱植娶文天祥的妹妹为妻。朱澄任广东盐运使几个月,病死府中。这时南方战乱频繁,灵柩不能回祖居福建,后人便在福聚里定居。
  
下一景区:南湾村
[以上内容由网友"
selina
"分享。]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www.0571bike.com/thread-24699-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